【榆林日报】万山磅礴看主峰——榆林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综述-手机版亚博

 【榆林日报】万山磅礴看主峰——榆林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综述-手机版亚博

科学传播

【榆林日报】万山磅礴看主峰——榆林推进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3-01|供稿部门:| 点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2-29

198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一举震惊世界,由此拉开了榆林煤炭大开发的序幕。

于一穷二白中奋起,在披荆斩棘中奋进。

20多年来,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经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2023年,全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3%、5.2%、10%;发电1596亿千瓦时,向河北、山东及关中地区外输电量占到55.5%;累计签订电煤长协3.8亿吨。

如今,站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榆林乘势而上,以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曾经的黑色“煤海”掀起层层“绿浪”。

锚定目标——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榆林煤、油、气、风、光等能源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板块。1984年,榆林能源大开发的序幕正式拉开。1998年7月,原国家计委批复了《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报告》,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20多年来,在能化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榆林坚持“三个转化”(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家矿产资源产能重要城市,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动能。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榆林也面临诸多挑战:资源富集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开发和保护矛盾突出;能源化工产业水平整体处于中低端,科技创新力度亟待提升;能源产业结构以煤及煤加工为主,要素制约凸显。

如何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更好挖掘以煤炭为主的各种能源的潜力,探索出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为高碳城市低碳发展探索经验、形成示范?

局部问题,往往要从全局中寻找答案。

2019年12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共创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

在示范区内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加快促进一批科技成果示范和转化,实现各类能源的清洁融合利用,构建多能融合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提供典型示范,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蓝图就此铺展。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思想之光照亮航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榆林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榆林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能源化工基地,才能高效绿色地利用好能源资源,才能处理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023年9月8日,陕西省政府将《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方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10月18日批复原则同意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开启了新的征程。

稳步推进——“三基地”陆续建成投运

世界一流的现代能源化工基地,离不开科技创新。

事实上,早在201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共创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后,榆林就努力抢抓有利机遇,按照双方合作协议,全力推进“三基地”建设(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龙头的科研创新基地、以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为基础的科教融合基地)。

其中,总投资近10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已于2022年8月建成投运,目前已全面投入运行。1月31日,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记者见到了已经向社会企业应用pem电解水制氢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的成功运行,有效促进了我国电解槽领域朝着技术领先、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据介绍,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布局联合基金类、中试类及示范类项目计20项,总经费1.4亿元;设立人工智能科技专项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专项9项,立项3000万元。已开展22项高水准技术攻关,部分项目已有阶段性成果。

距离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基地20多公里处,就是榆林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板块。2022年8月获批陕西省中试基地。总投资5850万元的办公研发大楼(9500平方米)已建成,即将入驻。总投资2.27亿元的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项目计划近期建成投运。

科研成果实验成功后,将在这里进行放大和试验,以便进入工业化生产。目前,已引进7个中试和3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6.23亿元,其中千吨级乙醇制乙烯中试项目计划近期开车运行,1000吨/年煤基乙醇和苯制乙苯中试项目开展设备采购工作,氯丙烯双氧水制备环氧氯丙烷技术开发中试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而于2020年9月挂牌并启动招生的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目前已获批陕西科普教育基地,基地累计联合培养研究生88名、本科生449名。2023年招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本科生109名,5名硕士研究生进入榆林创新院团队进行培养,举行6次“名师讲堂”活动。

榆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共研试验平台、中试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框架将更加成熟,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为龙头,推动科研创新基地等形成合力,共同助力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早日建成。

初见成效——创新体系引领技术项目发展

“三基地”的投用,标志着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环境持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批多能融合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示范项目陆续启动。

——2023年4月,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袁治章研究员团队开发的面向用户侧的100千瓦时锌溴液流电池系统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并网运行。该系统由电解液循环系统、4个单堆容量为30千瓦时级的电堆以及与其配套的电力控制模块组成,设计放电总能量为100千瓦时。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将进一步推动用户侧新型液流电池的发展,对于推动液流电池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投建的加氢-精馏单管中试放大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第一批6吨煤基某专用燃料样品,21项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燃料标准要求,这是榆林创新院工艺放大平台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中试放大装置。此次中试放大试验的成功,提高了煤基某专用燃料制备技术成熟度,为推进榆林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全国首个千吨级乙醇脱水制乙烯中试项目计划近期开车运行。多年来,经过科研攻关,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攻破了低温高效乙醇脱水制乙烯催化剂的“卡脖子”问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首次将该技术在榆林应用,不仅打通了一条“煤-乙醇-乙烯-hdpe”的新路线,还带动了承接国内近300万吨煤基乙醇的下游产业链生成的乙烯,也填补了多年来国内20万吨以下规模的乙烯市场需求。

聚焦“煤头化尾”,将煤“吃干榨净”,产品附加值呈几何级数增长。榆林携手中国科学院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共建科研创新基地、产业化示范基地、科教融合基地以来,从挖煤卖煤、以煤发电到煤制油化工,再到拓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从“黑”到“白”、从“白”到“彩”的产业“三级跳”。

随着2023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原则同意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必将掀起新的篇章。

下一步,榆林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关要求,锚定“双碳”目标,创建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能源体制革命为支撑,协同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的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成多能融合科技创新试验田、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供应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应用城市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积极探索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为高碳城市低碳发展探索经验、形成示范。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www.ylrb.com/2/2xw/yl/803156.shtml

亚博游戏首页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